猴年说猴:瓷器上的猴文化
时光飞驰如电,不知不觉猴年即将到来。
猴作为灵长类动物,往往被人们喻为聪明、勇敢、活泼之兽,是智慧与灵气的象征。在中国古籍中,猴子的别称有禺、果然、独、狨等。据东汉班固《白虎通》记述“猴,侯也,见人设食伏机,则凭高四望,善于侯者也。”在十二生肖中,申猴位列第九,有长久长寿之意。“古面睢盱露瘦月,鹬毛匀赋舒玄云”。猴,自古以来就属中国绘画题材中的“四灵”、“八瑞”之一。
有一种祝福叫“金猴献寿”。这件“金猴献寿”是景德镇工艺大师张育贤的作品之一,作品生动地塑造岀灵猴身坐仙山福地上,手捧鲜艳无比、硕大水灵、香气馥郁的仙桃。桃为五木之精,在传说仙境中生长的桃树,三千年一结实便成了仙桃,是天上的神物,是增寿的瑞果,有长寿的寓意。器物釉色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猴子身上的茸毛,微微昂起的头以及炯炯有神的目光。作品栩栩如生,动感十足,以写实造型手法,细腻的制作,赋予了灵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瓷雕艺术的审美典范,以全新的陶瓷艺术语言表达了“新春纳福、金猴献寿”的祝福。
有一种夙愿叫“辈辈封侯”。这件作品表现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背上,亦取“辈辈封侯”之意。“背”与“辈”谐音,“猴”与“侯”谐音,“侯”为中国古代的爵位之一,寓辈辈封侯为官。这种吉祥图案还蕴含母慈子孝的纲常伦理。作品富有欢愉喜庆的动感和乐韵,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。
有一种精神叫“大闹天宫”。这件彩陶孙悟空倒流香炉,为德化雕刻师创作出《西游记》中的孙悟空形象,采用写实的手法,将孙悟空的外表特点表现的细腻而逼真,第一眼让你几乎为之惊叹。整个香炉简洁而大气,孙悟空头戴金冠,身披“战袍”,手持金箍棒,威风凛凛。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,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。配以流云烟的效果,大闹天宫,驾云而来,淋漓尽致地展现岀“美猴王”孙悟空蔑视权威,不畏强权,除恶务尽,天不怕、地不怕的精神。
有一种警世叫“猴思三不”。 这件宜兴“三不猴”紫砂壶不仅造型生动活泼,还寓意着更深厚的人生哲学。葫芦上三只猴子呈蹲或坐,神态各异,或用手捂着耳朵,或用手蒙着眼睛,或用手捂住嘴巴。三只猴子代表不看,不听,不说。其源自《论语》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言,非礼勿听。”不该看的不看,不该听的不听,不该说的不说,故名为“三不猴”。把玩茶宠既可当藏品又可作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。做到“三不”自然远离是非耳根清净心情舒畅,心情舒畅自然笑口常开,受人欢迎,这难道不是处世之中的一种睿智与豁达吗?
有一种启示叫“戏如人生”。这件斗彩瓷《西游记》摆件,作品描绘岀一心向佛、目秀眉清的唐僧骑着白马,火眼金睛、足智多谋的孙悟空登高远望,肥头大耳、长鼻大肚的猪八戒肩扛钉耙,心地善良、淳朴憨厚的沙僧挑着担子,师徒四人一段艰辛的取经之旅。瓷品如同一曲凝固的音乐,以美丽而雄浑的基调为我们生动叙述着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,沿途遇到八十一难,一路降妖伏魔,化险为夷,最后到达西天、取得真经的故事。把玩欣赏之余,让人从吴承恩《西游记》中的“山高自有客行路,水深自有渡船人。一叶浮萍归大海,人生何处不相逢” 得到启示。
(来源:扬子晚报 作者:刘善文)
- 推荐
- 热点
- 娱乐
- 体育
- 财经
- 科技
- 军事
- 汽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