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中国历史上最举足轻重的女收藏家
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《自书松峰阁诗》(局部),其卷首上钤盖有祥哥剌吉“皇姊图书” 收藏印,以及一批元代文学家的跋文。该卷书法流传有序,极为珍贵。
在我国历史上,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,鉴赏与收藏也就成了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,其中除了宫廷收藏以外,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私人鉴赏家与收藏家。而作为妇女,元代的鲁国大长公主成为著名的私人收藏家,是很值得记述的。
大长公主,名祥哥剌吉,约生于公元1283年,卒于公元1331年,系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女,武宗海山之妹。她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,且极擅于收藏,并请专人对所藏字画进行了题跋、著录。其藏品数量相当可观,仅见于著录的就有60余件,其中袁桷在《清容居士集》中奉命题诗跋目的也有40余件。
袁桷,为元代文学家,字伯长,庆元路鄞县(今属浙江)人。大德初,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,官终侍讲学士。熟习掌故,长于考据。所作文以制诰碑铭题跋为多,并能诗,《清容居士集》即是他的主要著作。
大长公主所藏除法书外,绘画种类很多,涉及宗教、山水、花鸟、墨竹、车马人物、鱼虫走兽等几个方面。书画中不少出自名家之手,如法书《黄太史松风阁诗》、《定武兰亭》、《徽宗琼兰殿记》等,绘画《周昉金星图》、《巨然山水》、《萧照江山图》、《燕文贵山水》、《九马图》、《徐白秋塘戏鱼图》、《王振鹏锦标图》、《孤鹤图》、《徽宗梅雀图》等。
除了袁桷著录的以外,见于其他著录的还有董源的《溪山风雨图卷》、刘松年《猿猴献果图轴》、梁楷《王羲之书扇图》、柳公权《度人经卷》及《钱选白莲图卷》等。许多书画都有当时一些文人学士奉大长公主之命所题的跋文。
五代十国 巨然《秋山问道图》纵156.2厘米,横77.2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
至治三年(1323)三月,大长公主曾在南城的天国寺召集过一次历史性的雅集,将所藏部分书画展示,请文人学士们鉴赏、题跋。这次雅集的情形,在袁桷的《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》中有记载。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参与雅集的人,不少都是名流,他们的题跋对于大长公主所藏字画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佐证。
除了著录与题跋外,还可以从大长公主的两方印章“皇姊图书”和“皇姊珍玩”来鉴定她所藏的字画。当然,印章也是可以伪造的,这就要认真地鉴识、比较,确定真伪。
大长公主的两方印章其风格与大小相同,字体均为篆书,可能出自同一手笔。就其品质而论,上不及宋内府之印,下不及元文宗“天历”和“奎章阁”二玺,其结构章法比较松懈,且不匀称,篆书的格调也不高,不像出自专门的篆刻家之手,可能是委托内监随意请人刻制的。
五代两宋 梁楷《右军书扇图》横66.2厘米,纵27.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
由于公主生活于皇室,她的身份地位对她成为收藏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公主为元世祖的直系曾孙女,她的哥哥和弟弟都先后继承皇位。
哥哥海山(武宗)于1307年继位后,即封皇妹祥哥剌吉为鲁国大长公主,驸马琱阿不剌为鲁王,并赐金印。此后又多次进行赏赐。武宗去世,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,是为仁宗,他在位期间也对公主进行接连不断的赏赐,并封她为“皇姊鲁国大长公主”。
后来,她的侄子图帖睦耳(文宗)继位后,又将她封为“皇姑鲁国大长公主”,在经济方面更是给予了大量的赏赐。这种特殊身份和地位,使她有着特别优厚的条件,因此,其书画收藏除从宫廷内府收藏中直接得来外,还能有足够的钱财购集,因而才有相当可观的个人收藏,这是别人无法企及的。
公主成为收藏家,也是时代环境所造就的。公主所生活的时代,正是元文化走向繁荣的阶段,她的周围就有许多大画家大文士,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此时的绘画艺术,已经愈益成熟,题材与范围不断扩大,文人士大夫爱好书画已蔚然成风,书画也成为一种商品在流通。许多书画爱好者广泛收集名人字画以作观赏,不少达官贵人为显示自己的地位、学识与财富,也不惜重金大量购买。在此风气下,便涌现出许多收藏家和鉴定家。公主的弟弟仁宗及侄子文宗都对书画的收藏与鉴定有极大的兴趣,后来也都成为很不错的收藏家和鉴赏家。
这两方印章的真伪,是通过对传世的有此二印的书画进行比较归纳而得来的。在公主的两方印章中,比较常用的是《皇姊图书》,该印稍偏上宽下窄,近乎正方形。《皇姊珍玩》则在书画中极少出现,而两印同时出现在一幅书画上更是极为少见。据所知只有王振鹏的《锦标图》上同时钤有二印,但与皇姊的标准印相比较似有出入。
大长公主为什么对字画深感兴趣,并成为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一名女收藏家?这与元代的统治政策和公主生活的环境有关。元代的蒙古人统治,文化较为落后,刚入主中原时,对汉文化加以排斥,并实行种族歧视政策,致使民族矛盾不断激化。其后为巩固统治,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官员实行笼络政策,历来被统治者推崇的儒学思想也被利用,汉文化逐渐被接受并且得到了重视。
大长公主的祖父就非常重视汉文化,她的父亲和兄长也都受到过很好的汉化教育。在此环境的影响下,公主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汉文化熏陶,习文精诗,崇儒重道,为日后收藏书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此外,公主的父亲就喜爱作画,在公主收藏的作品中,就有他的一幅墨竹,这对公主也有直接的影响。
南宋 刘松年《猿猴献果图》 绢本设色纵117.2厘米,横56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
元 王振鹏 《伯牙鼓琴图》 绢本水墨纵31.4厘米,横92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
仁宗继位后,即命赵孟頫作过“嘉禾图”,不久,又命宫廷绘竹大家李衎画过嘉熙殿壁。此后,又请赵孟頫等人为内府藏品进行了题跋。文宗时更是如此,他是元代皇帝中最喜文化活动的一位皇帝,对书画的爱好特别突出,即位第二年(天历二年)即建立了奎章阁和奎章阁学士院。奎章阁除了用来商讨国事,同时也是文人雅集鉴赏书画的场所。这一时期为元代书画鉴藏活动史上的鼎盛时期,“天历之宝”、“奎章阁宝”即是这一时期鉴藏书画的主要标志。
正是由于公主生活在这样的时代,这样的环境,所以才使她对书画产生那么大的兴趣,使她能够成为一位重要的女收藏家。
除此之外,大长公主还是一位儒学思想的尊崇者。她“以天人之姿诵习经史,命工绘圣人像金书”,曾先后两次遣使前往孔庙祭祀。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十三碑亭内,就有两通大长公主祭孔碑:一通名为《皇姊大长公主降香碑》,另一通名曰《懿旨释典祝文碑》,这是孔庙内仅有的两通妇女祭孔碑。
按照惯例,祭孔的必须是社会地位较高的男性官员,妇女是不可以的,从汉高祖刘邦至民国,除了大长公主无一例外。大长公主之所以打破惯例,最重要的是她的封地是鲁国,曲阜是她的汤沐之邑,因此,作为这一受封之地的主人,对孔子加以祭拜,是理所当然的。
至大元年(1308)九月,孔子被武宗海山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,大长公主就因林庙在她的汤沐之地,而“不待闻金石丝竹而起敬,盖将致肴羞葅醢以荐诚”,遣承务郎应昌路同知王谦前往孔庙造酒,择日致祭。泰定四年(1327),大长公主又遣承务郎位下总管府总管赵昌龄等奉香酒诣阙里致奠。这两次遣使祭奠的盛况及经过都详细地记载于石碑之上。
可以看出,大长公主在元代皇室中颇善文化活动,她通汉文,好收藏,而且崇儒重道,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知名女性。大长公主所收藏的字画,是对我国艺术宝库的一大贡献,在我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(来源:艺术收藏)
- 推荐
- 热点
- 娱乐
- 体育
- 财经
- 科技
- 军事
- 汽车

热点新闻
态度原创
- 1735范丞丞时尚大片 黑白风变贵公子
- 2590李宇春携手现代舞者出镜 演绎力合之量
- 3283张小斐最新时尚大片 穿衬衫裙温婉妩媚
- 4240徐璐变身“千禧辣妹” 少女气质呼之欲出
- 1$one.get("num")${one.get("title")}
- 2$one.get("num")${one.get("title")}
- 3$one.get("num")${one.get("title")}
- 4$one.get("num")${one.get("title")}
- 5$one.get("num")${one.get("title")}
- 6$one.get("num")${one.get("title")}
- 7$one.get("num")${one.get("title")}
- 8$one.get("num")${one.get("title")}